封窗,是裝修里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。一扇好的窗戶能幫助我們隔音隔熱、也能幫助我們保溫防風;可以讓我們接近自然,呼吸到新鮮的空氣,是打通室內與室外的隔膜,是演繹詩情畫意的道具。
所以在家裝中,封好每一扇窗戶是每一位屋主都希望的事情;但是在實際裝修中呢,很多人卻由于攻略做得不夠全面,導致影響了居住體驗。
前不久,就有一位屋主向我訴苦,說「她家正在渡劫,窗戶裝了「內開內倒」后,3大缺點真的難以忍受」~
1,用在陽台,窗戶全打開不僅占空間,家里小孩容易碰撞,自己拖地時被碰撞到也是常態。 2,雖然可以內開內倒小半開,但是房子是兩梯三戶的中間套,北面沒有窗戶室內還是特別悶熱的。 3,用在臥室也很雞肋,飄窗從此不好裝窗簾,因為裝好窗簾窗戶就打不開了。
那麼,內開內倒窗真的如此不堪嗎?在我個人看來,內開內倒窗雖然存在一些缺點,但是也不全對。
比如,用在飄窗不好裝窗簾這個環節上,其實只要遮光簾與紗簾不全擠在飄窗上,這個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;如圖所示,采用紗簾搭配可粘貼的魔術貼安裝在內開內倒的窗戶上就可以了。
紗簾是很輕的,用魔術貼直接貼上去也不用擔心它掉下來;解決了內開內倒窗裝上窗簾后窗戶與窗簾打架的尷尬、遮擋了隱私,相對比兩種窗簾全部裝在飄窗上氛圍感更美觀、通透感也更舒適,你說呢?
除此之外,我們還可以選用嵌入式蜂窩簾;它呢也是屬于比較輕的,通常有帶邊框與極窄邊框兩種,固定方式可以通過打螺絲安裝,也可以通過免釘膠解決,不僅安裝方便、還可以將簾子停在任意位置、隨意開合。
如果不差錢,在定制內開內倒窗戶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內嵌磁控百葉簾;兩片玻璃將百葉簾夾在中間,防水又不用擔心灰塵難清潔。
葉片是可以根據需要調整采光度的,遮擋了隱私又不影響室內通風、也不影響窗扇開關;它的外觀造型與市面上定制的型材窗戶完全匹配,而且大小尺寸都能定制。
用在較小的臥室呢,相對比傳統的布簾其實空間也是更顯寬敞的,陽光透過百葉縫隙折射進室內的光影也特別美妙。
如果飄窗兩邊都有玻璃,頂端又有空間或是具備開糟條件的,把超薄軌道直接安裝、或是預埋進頂端也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式,效果如圖所示。
關于用在陽台擔心碰頭這件事,除了在定制的時候可以將傳統90度鉸鏈換成180度鉸鏈外,即便窗戶已經裝好了,也是可以自己動手將90度鉸鏈換成180度鉸鏈的。
所需工具,新買一個180度的風撐,加電鉆與六角扳手~
第一步:把窗框上的風撐與合頁上的螺絲擰下來。 第二步:把窗扇旋轉180°裝對面窗框上,窗扇上的合頁是不需要調整的。 第三步把新買的180°風撐裝上,完工。
記住,要事先考慮一下窗扇的把手會不會撞到旁邊的窗框,如果會碰撞到可以換成超薄把手、或是把鉸鏈換成170°的。
唯一的遺憾是170°鉸鏈側面看是不能完全平行的,而且拆螺絲的地方會有一些不是特別明顯的洞孔。
如果你想要傳統內開內倒窗的開啟模式,又希望解決兩梯三戶中間套的通風問題;那麼咱們在裝修的時候從入戶門下手,如上圖所示挑選一扇帶小窗戶的入戶門也就解決問題了。
想要解決窗戶好開、好裝窗簾,又要有內開內倒的效果,還不占空間,那又怎麼辦呢?
那就選壓合推拉窗,上圖是我最近在一門店看到的一款高氣壓合窗,它可以說是門窗界的天花板了。
關閉門窗的時候,除了開啟扇周圍有多道進口五金鎖點增加氣密性外,還配合了多的道EPDM軟硬壓擠進口膠條,關閉門窗時多道膠條緊緊壓合進一步地保證門窗的密封性;既有系統窗的高性能、又有推拉窗的大通風,還解決了安裝窗簾、擔心碰頭、占用空間等問題,關鍵還可以內開內倒開啟,實現微通風又防止了雨水進入室內。
框扇采用的是漂移獨立軌道,開啟、關閉都是很輕松的;妥妥的門窗界天花板,缺點就是好貨它都不便宜。
所以,以「內開內倒」這種方式呈現出來的窗戶,雖然存在一些缺點,但是只要我們采用正確的「周邊」裝修方式配合安裝,它還是很香的;畢竟相對比外開窗它更安全,相對比傳統移窗它不僅功能多樣,密封效果也更好,大家覺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