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養老金的多少,其實是跟累積繳費年限有關,退休計算養老金的時候,要根據你累積的繳費年限做乘法,不是整年也沒有關系的,月份會變成小數系計算,養老保險的累計繳費時間越長,你養老金的計算結果肯定就越多。
我是秦大媽,我的工齡已經40年了,退休之前,我家人都說我的養老金一定會很可觀,估計會驚呆很多人。可是等到退休后,我看到我自己的退休金之后,我徹底無語了。
我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,視同繳費年限23年,實際繳費年限17年,累計繳費年限40年,平均繳費指數0.6974,個人養老金賬戶儲存額5萬左右,養老金計發基數8613元。
我不知道養老金是如何計算的,總之,我拿到手的養老金剛剛過了五千。說實話,很多人最開始都認為,我這樣的工齡,等到正式退休后應該是可以拿到上萬養老金的。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,只有我們之前預估的一半。
家人說是不是弄錯了,讓我去找一下單位,我說養老金跟單位無關。我又去詢問社保部門,對方表示我的養老金肯定沒問題,這都是系統自己算出來的,不會有一丁點的誤差。
後來我找了一個熟悉社保的人幫我看了看,他說我主要的問題是,個人養老金賬戶儲存額太低了。他跟我說,養老金的高低,不僅是工齡決定的,還有兩個因素。
【1】社保繳費基數,退休金遵循多繳多得的原則,退休之前社保繳費基數越高,那麼申領到的退休金也就越高。
【2】當地社會平均工資,每個省域的上一年度社平工資數,是退休金計算的第一依據,當地平均工資數值高的退休金會相對較高。
退休養老金由3部分組成:退休養老金 = 基礎養老金 + 個人賬戶養老金 + 過渡性養老金。
聽完朋友的解釋,我大概明白了。不過我還是想不通,17年的實際繳費,為什麼只有5萬多一些,實在是太低了。
有朋友看到我沮喪,說我不知足。他說,你還是有退休金的,而且5000也不少了。現實中很多人連退休金都沒有,尤其是農村的老人,一個月才拿著100多。他還說,有的30年工齡才拿著一千多。他認為我覺得500多的退休金太少是矯情。
假如從這個角度來說,我的退休金確實不少了,但是我考慮的是我的工齡。40年的工齡,現實中應該很少很少了。
當然,我沮喪,也是因為之前我對自己退休金的期望太高了。在此也想跟大家說一說,退休前,不要有太高的期望。否則你真的會很難受的。
至于農民的退休金低,我覺得主要還是因為他們之前沒有繳納社保,如今的農民都繳納了社保,相信將來會越來越好。
結束語:要想退休之后,退休金高一點,那麼在退休之前繳納的社保基數高、年限長,領取的退休金就會比別人的高。現實中很多人覺得我只要繳納15年夠了就可以了,其實這只是領取社保的最低的年限和最基本的條件。實際當中,假如你有能力,還是多繳納一些年限,這對于你將來養老是有好處的。
最后問問大家,你們身邊過萬退休金的老人多嗎?